教学研讨与工作部署
2025年4月18日,结构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专业发展规划、25级专业培养计划修订、工程机器人创新班培养、一流本科教育发展大讨论、本科毕设指导及进度安排、研究生答辩准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群教学方案等多项关键教学工作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推进方向与具体要求,为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材料力学教研组开展“材料力学期末试题出题思路分享”教研活动,围绕半期考试情况探讨期末试题的出题思路、范围与形式,以及平时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方法。资深教师钟文宇分享了计算类和开放类答案试题的创新设计思路;国家级青年人才任利提出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存在差异的问题,经讨论在题目的文字表述和示意图方面形成结论;青年教师周显东分享了首次负责整套试题的体会。此外,会议还讨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点,教研组长陈华燕强调加强课堂管理与关爱学生,李红梅分享了激发中等及中等偏下学生学习力的方法,统一了材料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和考试要求。

2025年4月1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望江校区行政楼124举办一流本科发展大讨论,全体教师围绕AI技术与本科教育融合进行专题研讨。会议由系主任赖波教授主持,系统梳理AI赋能教学的创新路径,聚焦“数智时代AI赋能一流本科发展”主题,深入探讨AI融入课堂、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全覆盖、平衡AI辅助与独立思考、以及学术诚信与伦理准则等关键问题。会上提出构建“三位一体”AI教学改革体系:校企联合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开发“AI+环境”特色教学模块、创新人机协作模式;针对伦理风险,计划建立技术规范指引和诚信监管机制。会议强调以AI推动教学理念革新、课程体系重构和评价机制转型,培养数字化环境领域领军人才。未来将在智慧课堂建设、伦理体系完善、产教资源整合方面持续发力。

教学观摩与质量提升
2025年4月8日上午,建筑学教研室组织《场地设计》课程同行听课观摩活动。教研室主任方志戎全程参与,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流反馈,建议课程进一步与新质生产力结合。此次课堂秩序规范,学习氛围活跃,教学方式多样,取得优良教学成果。活动落实了评教评学评课督查工作,系部计划进一步推动教学督导与基层教学组织的反馈联动机制,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课程教学与改革创新
风景园林教研室围绕课程教学与改革创新展开交流。各课程负责人介绍行课情况,分享教学进度、学生反馈及特色方法,确认所有课程按计划推进。随后,AI课程建设成为讨论焦点,参与过AI课程开发及培训的教师分享了AI工具在课程设计、资源生成等方面的应用经验及挑战解决思路,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度引入、精准应用”的共识。此外,会议同步了教改项目申报进展,往年获批项目负责人分享了相关经验,助力提升申报质量。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建筑与环境能源教研室开展本科毕设交流活动,聚焦毕设进展,结合学院安排对后续工作统一部署,明确各阶段任务节点与完成标准,要求指导教师加强过程指导。工作人员传达了学院毕设答辩时间,结合建环能模块特点敲定具体答辩时间与场地,并协调好相关设施。会议还强调了本科毕业设计中设计说明书和计算说明书的格式要求,从多方面作出详细规定,确保毕设文档规范统一。
校企合作交流
建筑与环境学院与成都环境水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围绕给排水领域开展交流以深化合作。学院介绍了给排水专业以“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为理念的课程体系,及通过校企实习、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情况;教师代表分享了污水处理技术研发、管网系统优化、水质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科研方向及成果。双方就科研合作展开讨论,聚焦智慧水务、污泥处理等行业痛点,达成联合申报项目、攻关技术瓶颈的意向。企业代表参观了相关实验室,双方就设备升级、实训开发、共建产学研基地等交流,企业愿提供资源支持,校方拟为企业员工开展技术培训,此次交流加强了双方在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的联系。

总结
综上,建筑与环境学院通过各教研室的教学研讨、工作部署、教学观摩、课程改革、毕设安排及校企合作等系列活动,从多维度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创新。这些举措既聚焦当下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也着眼于专业长远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学院教学工作的持续优化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