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谱系 传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阐释——2018级本科党支部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微党课(四)
更新时间:2021-12-31 14:35:43点击次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学院2018级本科党支部于20211224日在江安校区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阐释的主题党课。名学生党员分享解读,支部全体党员参与学习。

辛秋霞分享了她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解,回顾了抗震救灾精神的由来、传承与演变,结合武文斌等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内涵作出了解读,分析了抗震救灾精神具有的时代特征,包括强烈的爱国性、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团结性、突出的战斗性、丰厚的人文性和鲜明的时代性。辛秋霞指出,抗震救灾精神源于抗震救灾斗争实践,其实质联通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



魏奇媛对载人航天精神进行了解读,她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出发,解读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指出载人航天精神的内涵是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魏奇媛指出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天诚对劳动精神进行了解读,他从理念认知层面和行为实践层面分析了劳动精神的内涵:崇尚劳动,劳动创造财富;热爱劳动,劳动磨炼意志;辛勤劳动,劳动收获幸福;诚实劳动,劳动以诚为重。陈天诚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了讨论,指出劳动精神升华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指引,贯彻在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弘扬劳动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诉求,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实践要求,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支撑,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举措。



党支部书记周琦颖对本次党课进行总结,她表示新时代青年党员不仅要从理论上学习党的精神谱系,还要结合具体事件及自身专业背景对精神谱系进行深入解读,领悟其内涵精髓,从中汲取奋进动力,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扬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帆。

 

招聘信息 | 学院介绍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教学评估


学院地点:成都市四川大学行政楼一楼(望江)
党政办:85405534、85408889 教育发展中心:85405613、85463775 学生工作组:85407049
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建环大楼(江安) 党政办:85990865、85999959;学生工作组:85990968
Copyright@2010-2080 acem.scu.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网站备案:蜀ICP备05006382号 邮编: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