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学院督导工作简报
2018年第2期
建筑与环境学院教务办公室2018年11月30日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本科教学督导组外出调研报告
2014年至2018年学院督导组分别前往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共11所院校;分别与兄弟院校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督导组老师座谈交流,参观相应专业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对实验及实践课程环节进行了解,随机听取了相关专业的一些课程并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从中我们学到了兄弟院校不少好的经验;同时也了解到目前高等学校,尤其是工科专业本科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在此提出来与大家探讨;目的是改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一、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多数学校均分为校院两级,学校一级督导工作偏重校级的公开、公识课以及面向全校的一些公共基础课以及实验课。院一级则侧重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督导老师的主要工作是随班听课、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流,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任课教师搞好课堂教学工作。工作重点是新进的年轻教师以及开新课的教师。另外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本科考试试卷的质量管理,大多数院校均有参与,只有中山大学只管听课,其余由职能部门负责。督导组成员一般由担任多年教学工作的退休教师担任,在职教师参加的较少,我们调研的11所学校中,除我们川大有在职教师参加外,只有同济大学有在职年轻的、讲课好的教师担任督导工作,同济大学校级督导的权力较大,在职称评定中可一票否决!
另外关于评教指标,一般由学生评教,专家同行评教等因素构成,而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网上评教的比例占到80%,而专家评教及同行评议只占20%。督导教师们认为这不太合理,学生评教的比例过高。
二、目前高校教师进人标准愈来愈高,要求博士,博士后,学历要求很高;一般理工科毕业生没有师范专业的教学法方面的训练,一来就上讲台,开一门课,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站稳了讲台,但不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教师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有什么好讲的;他没意识到,你的对象是高中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你自己是大学学了多年的博士生?!他们对教学,认识规律存在偏见,到课堂上后果可想而知。难怪有些学生反映:这个老师比我们中学的老师,差远了!我们调研的不少学校督导老师普遍认为,不是学历高就一定能上好课,要上好课是要花功夫准备的,备课好坏这些老教师一听就知道。所以有的学校采取试讲,过关才能上台,有的学校由教师发展中心开课,关于教学法的课程,如华中科技大学是三门课,考试合格才能上台等等措施,来保证教师的课堂质量。
另外目前工科院校不少理科毕业生任教,如力学专业给土木、机械专业上力学课,这些博士学的理论知识多,但缺乏工程方面的知识,在给工科专业授课过程中联系工程实际较差,教学效果当然受影响;这方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作法比较好,他们组织这类教师到施工现场去体验,或到工程设计院参与一些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目前高等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除每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外,还有科研经费和发表多少篇论文的数量要求。座谈会上不少老师认为这种对教师全面的、高标准的要求,主观意愿是好的。科研经费、文章篇数这是硬指标,不完成不行;教学方面,只要上够多少学时课,说得过去就行了,精力必然放在前两者,这样必然影响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必然受影响,实际是冲击教学。作为高校教师,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大多数督导老师都认为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科研和文章量非高校教师的追求目标,教学工作、教学效果才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科研和论文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而非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有的学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将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以及科研型三类,分别对待。当然科研型的教师也要完成一定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的作法及效果还有待实践的验证,大家认为如何使教师能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这是本科教学值得认真深入研究和对待的重要问题。
四、实验室建设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土木工程、工程力学和环境工程为例:目前我们调研的学校,如同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华中科大、华南理工及武汉大学等,他们的实验设备经过多年积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一方面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又面对社会开放,为国家经济建设做一些研究、测试工作。对内,本科以及研究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更深入地学到工程技术的实际知识。这方面我们学校,尤其是我们学院差距较大;如我院保送到浙大、同济等校读研的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反映很多设备没见过,不敢动手。此外如华中科技大学土木结构实验室,为建筑行业提供减震装置等测试工作,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为社会作高端培训等。实验室年收入均在四千至五千万元(每年),即创了收,又培养了人,一举两得。
此外有的学校实验设备大型化与生产实际现场基本无差别,这样学生通过培训,毕业到工作岗位很好适应工作,大型化的实验室也为科研、对外开放,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比如重庆大学环境工程的一部分实验室就很典型。
实践环节的教学在同济、浙大、上海交大,他们的土木、环境工程不少课程是安排在实验室上,结合实验讲理论,同学们反映很好,收获很大。
五、在调研、参观、座谈过程中,除督导工作之外也涉及到本科教学的一些其它有关问题。如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选修、必修以及基础课学时安排、毕业设计及论文质量等问题。我们也一并提出来供同行探讨。
(1)目前高等学校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开设了很多公选及公识课,这类课程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无统一教学大纲、无教材,教学内容的任意性较大,平时成绩以考勤代之,期末考有的是开卷,有的是写一篇短文,比较易于通过,这类课程成了一部分学生凑学分的对象。他们往往舍弃专业学习必须具备的,一些较难通过的专业课,避难就易。如我们土木专业大三、大四选修的有关结构动态分析,抗震抗风这一类课,选修的人极少,成了弃儿,只有几个人选。大家都认为,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是什么都懂一点的万金油干部。
(2)2015年我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了解到该校对土木、机械等工科开设的三大力学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学时数普遍比我校多。如结构力学刚好是我们学院给土木工程开课学时的两倍;而且三门力学课都有课程设计及实验课的环节,而我们只有材料力学有实验,其它什么都没有!既没有课程设计也没有实验。同样在浙大、同济,他们力学课的安排也比我们要求高,学时相应也比我们多,难怪我院土木工程学生保研到浙大读硕士,老师叫他们补数学、力学基础。
像哈尔滨工大这样的力学学时安排基本上是文革以前的状态,事实证明他们学生的基础比我们打得牢,也难怪哈工大校友中出了40多位将军、50多位院士。他们的毕业生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关于哈工大力学课程设置详见附件:《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基础力学课及实践环节安排情况》。
(3)关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也是多数学校教导内容之一。它是本科毕业生最终质量高低的总结,浙大督导老师是全程参与;从选题、开题报告、期中检查、直到最后答辩;选题从纵向、横向查是否与上一届重复?期中检查进度、质量。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期中要答辩,成绩占50%,不合格要重做。我们学院由于人力限制,只部分专业参与,如建筑系城规专业的期中检查,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我们还做的很不够。
目前有的用人单位选人只看毕业论文或设计质量,平时课程考试成绩只作参考。有的学校毕业答辩不合格,只给大专文凭,大家都认为有竞争才有质量。
其它关于非标准化考试,小班研讨式教学,我们学校起步较早但还有待于完善和推行。
(5)关于督导成员的报酬:南方科技大学无退休人员(他们全为聘任制),参加督导工作的教师计算工作量。
中山大学督导教师以听课次数计报酬,听一次课400元,设规定上限:5000元/月。上海、浙江、武汉的学校一般均为退休教师,每月1500-2500元/月。我们学院800元/月,在职的税后只有600元/月,显然偏低。
(6)在座谈会上有的老师提出教学督导之外,是否设法将退休教师的力量发挥出来,这批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十分珍贵,有的学校采取退休不脱离原教研室,如何具体操作还有待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基础力学课及实践环节安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