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科生教育 > 本科教育教学活动 > 正文
建设一流课程经验交流讲座——背景、导向与创新

为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6月19日下午,由建筑与环境学院主办的“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经验分享讲座”在望江校区基础教学楼A304举办。邀请研讨嘉宾有:

教务处副处长李华

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

化学工程学院周加贝

商学院杨永忠

生命科学学院邹方东

建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兰中仁主持了会议。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近60名老师在线上同步参加了会议。

首先,教务处副处长李华以“熔铸金课,助推一流本科教育升级再出发”为题做了报告。她首先回顾了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提出与发展,指出“金课”建设需超前布局,与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相结合。以新时代本科教育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为背景,她着重介绍了四川大学建设一流课程体系的方针及目标:即开展内容、方法、手段、模式、评价五位一体的课程改革,激励“金课”,淘汰“水课”,最终形成“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的人才培养体系。

她指出,目前四川大学的一流课程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课”数量较少、各学院发展不均衡等。为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四川大学将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多方位支持,以期提质增量、助力四川大学本科教育升级再出发。

文学与新闻学院王红老师以“升阶、拓展、创新”为主题,介绍了她主持的精品课《中国诗歌艺术》在23年里从初涉网、升级教材与改造课程形态、加入翻转课堂与社会实践内容的持续探索和发展历程。以此门课程为例,她介绍了自己在建设一流课程中的体会,并提出了自己对一流课程内涵的思考:在互联网时代将网络思维注入线下课程,赋予经典“老课”以新的生机。她认为,建设一流课程,应首先抓准特色和创新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建成真正经得住专家和网络受众考验的一流课程。

化学工程学院周加贝老师围绕“混合——渐进式教学”,以他主讲的《化学选修3》为例,阐述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实践经验。他认为,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应首先明确线上教学对该门课程的积极意义,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渐进的方式,使学生、教师同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避免一刀切。他指出,金课与其他课程相比,独特之处应体现在吸引力、知识量、学习方法和高阶思维等多个方面,体现在育人上,是要培养学生“想学、会学、能学、学精”,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以致用。

商学院杨永忠老师介绍了他在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心得体会,从十分钟说课、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内涵以及申报体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他对参会教师较感兴趣的申报流程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课程改进思路等内容。他提出,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将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是体现高等教育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

生命科学学院邹方东老师以《细胞生物学金课建设》为题,介绍了这门金课从1998年到2017年以来的发展和创新历程。他从线上教学方法创新、线上教学教材的选择与建设、课堂与考试改革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线上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的开拓探索。他认为新的教学和评价体系是金课的核心,而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全过程考核和非标答案。他同时也强调,建设一流课程,来自学生的反馈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是不断提升的重要助力。

会后,参会老师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获得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并认识到一流课程建设对于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性,明确了川大的各方面支持,提升了申报一流课程的兴趣与信心。

更新时间:2020-06-19 17:16:00点击次数:打印

关闭